绿茶的生产工艺萌芽于三国时期。到了魏朝(公元220~264年),茶叶才制饼烘干,即饼茶。饮用时碾碎冲泡,还要加上香料。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引用了三国魏人张揖《广雅》中的一段:“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充分说明,到了三国,人们已有冲泡的饮法了。不过,一直到唐代还是盛行煮茶法。 入唐以后,茶叶的制造和饮用更为考究,甚至选用瓦釜、陶罐装水,用松枝燃火,不一而足。但是,煮茶的时间缩短了。在煮茶的过程中,有时还要加盐、姜、葱、枣、橘皮、薄荷、酥椒等香料。据考证,当时的唐德宗煮茶就喜好加些酥椒,曾有“旋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的诗句记述其事。而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把煮茶加香料比为倒在沟里的废水,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珍视茶叶的真正味道了。 可以这样说,中唐以后,采叶作饼的制茶工艺得到逐步完善,进行系统总结记载的便是陆羽《茶经·三之造》。 唐朝时,茶叶制造是以蒸青团饼茶为主,茶叶采来后,先放在甑釜中蒸一下,然后将蒸软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捣碎的茶末放在铁制的模中,拍压制成团饼,将茶饼穿起来烘焙干,封存。当时,除了蒸青团饼茶以外,也曾出现蒸而不捣的散叶茶或捣而不拍的末茶。唐朝除有上述各种蒸青茶以外,还有少量的炒青茶。 到了宋代,制茶的技术发展很快,而且由于贡茶制度的形成,团饼茶的制作精益求精,饰面花纹出现龙凤之类,龙团凤饼由此逐步产生。除了团饼茶(即片茶)之外,还有散叶茶生产,散茶是蒸青后直接烘干呈松散状而得名。到宋朝后期,散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取代团饼茶之势。 宋朝时,已将煮茶改为泡茶。冲泡方法是把干茶碾成细末,放入开水中,用细竹帚轻轻揽拌,不加葱、姜、盐了。这时的人们才真正品尝到了茶香茶味。 元代制茶逐渐发展为以制造散茶、末茶为主。 到了明代,团饼茶逐渐被淘汰,采摘细嫩芽叶制造散茶已成大势所趋。因制造团饼茶既费工耗时,且经水浸、榨汁有损茶叶的香味,散叶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正式废团茶而兴叶茶,促成这种变革的重要人物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并规定芽叶型散茶品名为四种,即“探春、先春、次春、紫笋”。从此,便停止制造团饼茶,蒸青散叶茶大为盛行。 在明代,茶叶制造工艺的发展速度很快,除大量生产蒸青散叶绿茶之外,炒青绿茶工艺也逐渐完善。在蒸青和炒青绿茶制造的过程中,有时火温掌握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往往会使叶子变黄,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由此而来。 清代,蒸青绿茶逐渐改为炒青绿茶,揉捻较重,茶汁挤出,干燥时凝附叶表,冲以沸水,茶味易出。从此,饮茶以冲泡为主,沿用至今。 我国的制茶、饮茶方法的演变,永远不会完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茶已被制成了袋泡茶和速溶茶,这是适疾现代人对快餐食品和方便饮料的需求而问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