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想必这两天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很多小可爱们穿上厚厚的大衣抵御冷风,但又苦恼于身体受寒气的侵扰。 这时是否有人告诉你,冬季适合喝红茶或者乌龙茶,或者是看见一些茶知识书籍,也称冬日饮红茶有助于暖脾胃。对此,书中的解释是茶可以分寒性和温性,而温寒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划分,”发酵“程度越高茶叶越偏向于温性。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并不能很好的get到“发酵”对茶性的影响。那么是不是有相应的,合理的生化知识来解释这一中医的说法呢? 六大茶类化学成分及其功效、茶叶分类、主要依据、制作工艺以及“发酵”程度。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内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了相应的化学物质、 那么,只要测定其相关化学物质及其含量。岂不是就能从化学的角度对比六大茶类? 以下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对英红九号茶树品种制得的六大茶类生化成分含量检测数据 所以到底是其中的什么物质导致了茶叶温寒性质的形成?这时小茶查阅书籍总结了表中茶叶所含化合物分别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茶多酚类化合物(儿茶素类(GC、C、EC等)、花色素类、黄酮类):抗氧化、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等 茶氨酸(茶叶氨基酸中主要成分):保护神经、降血压、保护心脑血管、抗糖尿病等 可溶性糖(茶多糖即茶叶中提取的活性多糖的总称):降血糖(对你没看错)、降血脂、抗氧化等 茶黄素:抑制癌细胞增殖、抗病毒、抗氧化等 茶红素:抗肿瘤、抗氧化、抗突变等 茶褐色:抗氧化、降血脂、抗过敏等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它们的作用大同小异,并没有发现什么有助于判断的线索,喝茶的保健功效倒是了解了不少。 诸茶皆性寒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还是一头雾水,文章开头提到的茶叶温寒理论显然并不能结合现有的数据进行解释,你是不是和小茶一样开始对理论产生了怀疑? 果然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在查阅了大量古籍文献后,提出了和小茶相同的疑问。 有学者检索唐代至清代50部本草文献,言及茶性者40条,皆为寒凉一类,仅有“微寒”与“寒”的区别。为进一步了解传统中医学对茶性寒温的认识,以《中国本草全书》为主要参考文献,检索古代(公元前220公元—1911年)800余种本草文献,未见“红茶性温”的记载,又以《中国古代荼书集成》为参考文献,检索唐代至清末114种茶学文献亦未见“红茶性温”的记载。[1] 可见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茶叶性寒,善清热降火”。那么,到底有没有温性茶呢? 历代159条茶性相关条文中仅15条(9.43%)“温性茶”记载,只见于蒙顶茶、武夷茶、普洱茶、安化茶和泸茶5种。这几种“温性茶”的立论或源于神话传说,或源于地方志记载,同时期医家对这几种茶的茶性认识,亦有言其“性寒”者。[1] 看来温性茶的存在还有待考量,“红茶性温”说源于日本。 至于“红茶性温”这一说法据有关学者考证,它可能源于日本——“茶本是寒性,熟成之后便成温性”,此处的“熟成”指“发酵”,但从中药学角度,“发酵”并不是药性寒温的决定性因素。 药物“寒热温凉”四性的决定因素,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反应和疗效,它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而据胡秉枢《茶务佥载》记载:“绿茶功用,能消滞、去痰热、除烦渴、清头目、醒昏睡、解食积及烧炙之毒……·红茶功用与绿茶稍异,能中和消滞,解暑疗烦,悦志醒睡,下气利温,亦微有消脂之功。”可见红茶与绿茶的功效差异不大,且均能清热消暑,故其药性均应是寒凉为主。[1] 综上看来,我们在相关书籍中以及生活中听到冬季宜饮红茶的建议并不那么靠谱。 至于,寒冷的冬季到底适合喝什么茶,我想还是要根据大家自身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茶叶。 参考文献: [1]奚茜.茶性、茶效与茶用的文献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08) [2]徐艳文.冬季饮茶学问深.77 [3]孙世利;郭芸彤;陈海强;刘晨;赖幸菲;曹藩荣.英红九号六大茶类生化成分分析及体外活性评价.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年(09):167-173 [4]梁月荣.茶资源综合利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10-138. [5]王岳飞,徐平.茶文化与茶健康[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1(2018.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