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地处神农架武当山交界地带,面积2553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混交林自然带,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降水8000至12000毫米,年均气温15.4°C。人口56万,事茶人口16万,茶园面积16万亩,产量在全国排位26位,湖北第三。全境峰峦叠嶂,溪涧纵横,森林覆盖率74%。是国家优质绿茶出口基地。汉家刘氏茶园全部分布在谷城深山壑谷之中,绝大部分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茶园终年云雾迷漫,茶芽鲜嫩肥壮。 这里,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茶文化底蕴丰厚。相传谷城因神农在此尝植五谷而得名,所以也是神农发现茶之地。在汉朝茶叶种植销售已经盛行。陆羽《茶经·八之出》载:山南道产茶中的襄州茶,即出自谷城县。自唐代以来,所产的贡芽茶、贡毫茶、贡菊茶,声名遐迩,经久不衰。宋朝参知政事(副宰相)谷城人王之望曾作词《满庭芳·赐茶》,是茶词中的名篇。明、清方志多有记载:“此地‘茶优异,多入贡’”。至今,流传于谷城民间的茶歌、茶舞、茶戏、茶诗,极为丰富。谷城汉家刘氏家族在从羊楼洞、汉口向俄罗斯贩茶的过程中,发现谷城西南山区的茶质优异,土壤更适宜种茶,便在谷城铜锣观、泥水沟、薤山、平顶山、五山等地设置茶厂种茶。 汉家刘氏的制茶技艺在清朝光绪十七年被谷城知县瞿元灿总结出《种茶炙焙法》。之后上报湖北道台曹南英,并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批示,要求湘鄂两省多山各县仿照试行。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湖北、湖南两省的茶制作方法均由汉家刘氏传授。由此,谷城县茶业也得到长足进步,贡芽茶、贡毫茶、贡菊茶的生产技艺,在全县各地广为流传。历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让宝贵的汉家刘氏家族文化遗产能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作出独特贡献,汉家刘氏茶第31代传人刘家国,通过对汉家刘氏贡芽和汉家刘氏贡毫茶、贡菊茶三种传统名茶手工制作技艺的继承、研究和改进,创制出一代名茶“汉家刘氏贡芽、贡毫茶、贡菊茶”。汉家刘氏的传统技艺共分三大技艺,27道工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