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蒙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立足峰顶,“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因此有“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的说法。清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如此秀丽的蒙山,孕育出了这里的名茶,由于蒙山茶主要产于山顶,故被称作“蒙顶茶” 蒙山种茶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西汉时一位名叫吴理真的农民“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故名“仙茶”。唐代元和年间,蒙顶五峰被辟为“皇茶园”,列为贡茶,奉献皇室享用,此传统一直沿袭至清朝,1000多年代代如此,在茶史上甚为罕见。 蒙顶茶之所以名贵,除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外,便是采摘和加工的精细。“蒙顶甘露”是蒙顶茶中品质最佳的一种,其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年间,是在总结宋朝创制的“玉叶长春”和“万春银叶”两种茶炒制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其采摘要求细嫩,一般须在清明前后5天采摘,标准为采摘-芽-叶初展的嫩尖,制茶时需经过杀青、初揉、炒二青、二揉、炒三青、三揉、炒形、烘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蒙顶甘露茶形状纤细、叶整芽全、身披银毫、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彻二遍水时越发鲜醇,使人齿颊留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颂蒙顶茶的文章:白居易在《琴茶》一诗中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代文人《谢人寄蒙顶新茶诗》:“蜀上茶称圣,蒙山味独珍。”从这些文辞优美的词句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历代文人对蒙顶茶的酷爱程度之深。 蒙顶甘露的冲泡宜采用上投法,也就是先在玻璃杯或白瓷茶杯中注人75℃-85℃的热开水,然后取茶投人,茶叶便会徐徐下沉,待茶叶条条伸展开来,一芽一叶便清晰可见,细细品尝,便能够感受到高山茶所具有的独特风格。 而且,关于蒙院甘露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西汉末年,甘露寺普慧禅师在蒙山上清峰栽了七棵茶树,直至清朝雍正年间尚在,茶树期间经历1000多年,树高一丈,“不生枯)不灭(死)”,采制加工成茶,饮后能治百病,这七株茶树被人称为“仙茶”。古书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载:说是一个老和尚得了重病,吃了很多药,治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把病治好。有一天,一个长者告诉他,说春分前后春雷初响时,采得蒙顶清峰茶,和泉水煎服,能治宿疾。老和尚照老者的吩咐办理,在清峰上筑起石屋,请人采制加工,煎服蒙顶茶后,疾病驱除,眉发绀绿,体力精健,年轻了许多,众人纷说蒙顶茶有返老还童的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