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发源于上古时期,到了汉代,便有相关茶叶的记载,茶叶兴于唐,盛于宋,发展与明清,并经历了药用、煎煮、点茶、团差、散茶、泡茶等演变,而茶叶从最早的药用,演变为食用(吃),再到最后的冲泡饮用,至明前便齐全了茶叶种类,同时对于茶叶的用具亦更加完善。 陆羽《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唐人注重品饮艺术,这与唐之前 茶主要作为药用或者粗放型的解渴饮用相比,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唐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 陆羽《茶经》、斐汶《茶述》高度弘扬茶道精神,把饮茶从目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综上所述,八世纪下半叶,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思想确立,注重对饮茶环境的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这标志着中国茶道的正式形成。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上篇论饮茶,下篇论茶器。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宋徽宗赵佶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 明清时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明代,在散茶基础上,出现了芽茶和叶茶。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明清]茶人基本继承了[唐宋]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 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线生机。[唐宋]元[明清],中国的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先后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重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发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