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是严格按照传统炭焙工艺制作而成的品质较好的岩茶,其价值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变长而有所提高。 “藏得深红三倍价”,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吧。岩茶的内质成分使其具有奇妙的药理作用,在日常的品饮当中,陈年岩茶的滋味和魅力也更让人深深的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那大红袍的艺术之“陈”究竟体现在何处呢? 1、岩茶之“陈饮” 武夷岩茶“陈饮”的习俗自古就有之,明崇祯进士周亮工在《闽茶曲》中有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陈年岩茶上品者,条索乌褐紧结,饮之香气四溢,有木香及陈香。汤色红艳透亮犹如陈年红酒一般。茶汤入口顺滑绵柔,醇厚甘甜,饮后润滑生津,喉韵明显,舌如泉涌。叶底厚实乌亮,青涩味全无。老茶耐泡度极高,泡至十多泡仍有余味,且越泡越甘甜。 2、岩茶之“陈化” 武夷岩茶,其属于半发酵乌龙茶。品质以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为主:由茶多酚、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以及一些香气成分组成。 这些内含物质多为还原性物质,极易受湿度、温度、光线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相互进行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缩合或聚合反应等,在茶汤中形成汤色、香气、滋味。这也是茶叶陈化质变的主要机理,譬如产生一些我们称之为“陈”的气味。 陈年武夷岩茶的内质转化,就滋味而言,因各人的嗅觉与味觉不同,感受就会各有不同。当然,岩茶在各个时间段的存放期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3、岩茶之“陈味” 人们通常认为,从制作完成开始存放,在五到十年左右是初发酵期,容易有微酸,并且会逐渐转强:到十五年左右酸味渐退,闻起来会有梅香,一般称为梅香老茶,其梅香可持续到二十年左右;然后又逐渐转化,可能会转成带有花果香,持续到二十五年左右,继续存放,茶性则继续转化,不断存放就不断转化,茶性越转越温,越来越润。 但在存放的过程中,茶叶有可能会碎裂,不再似当初那般完整;可能会变黑,可能会产生白霜,可能有药味,可能有木香……这其中饱含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值得肯定的是: 其香馥郁,沉稳,醇厚,涎滑,无涩,柔中带刚;其色深重、明亮、清澈,持久耐泡;茶汤表面常有白雾如聚,轻盈婀娜,美不胜收;总之,陈年岩茶的种种变化与好处不一而足,简直穷极要妙——它使人口齿噙香,使人心神舒畅,使人念念不忘。 武夷大红袍之“存放” 在描述武夷岩茶的众多言语中,有一句话这样说:“陈三年是药,陈五年是丹,陈十年是宝。” 但是武夷岩茶并非真的有那么神奇,虽说武夷岩茶对肠胃不适、上火等轻微症状能起到一定的效用,也符合中医“重在养、不在治”的保健原理,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岩茶都适合陈放,也不是说陈放久了都有药效。 陈茶的首要条件 一、清香型的岩茶,因发酵和焙火程度较轻,容易质变返青,不适合陈放。 二、严格按照传统工序制作的重发酵足火功的岩茶,因其品质相对稳定适合陈放,但是,仍然要并且必须要保存得当。 三、正确的存储方式,应该将茶存储于干燥、避光、无异味的地方、容器多用木、纸箱、陶土罐、金属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