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茶类,茶叶的制作工艺不一样,因此对茶菁原料成熟度的要求也就各异。 不发酵的绿茶,茶菁芽头越小,其价值愈高,因此大多绿茶产区均是采摘初萌幼嫩芽头。 北宋苏轼《咏茶》里有句“武夷溪边栗粒芽”这里所指的栗,即是小米,形容要采摘如小米般大小的芽头做茶菁原料。这也是信阳毛尖中最高等级称为小米芽的原因。 制作绿茶的茶菁即便是带有叶片,也是选取初萌的一芽二叶。 制作高级红茶时,茶菁也要求一心二叶,因用于制作红茶的大叶种(大叶种茶叶长约10厘米以上,中叶种8~10厘米,小叶种6厘米以下。)芽头较大,相对于小叶种茶树,大叶种的一心二叶外观看起来较为粗大,但其仍是幼嫩芽叶。 而制作半发酵乌龙茶时,则需选择成熟叶片。讲到成熟叶片,必须先了解什么是驻芽。驻芽,是当新梢成长至一定程度,水分与养分供给不足,顶芽生长,便形成驻芽。 驻芽不会再展新叶,而叶片面积会增大,叶肉会增厚,糖类、香气物质大量地合成累积,这样的原料最适合制作半发酵茶类。 在正规的半发酵茶制作工序中,采摘开面的茶菁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中国茶叶泰斗张天福所著的《福建乌龙茶》一书中提到:“凡是驻芽二三叶的新梢,不论是小开面、中开面或大开面统称为合格茶菁”。细嫩的芽叶,心芽肥壮,叶面面积小且叶肉较薄,这样的一心二叶或一心三叶,是制作绿茶或红茶合格的原料,却是制造半发酵茶的“不合格茶菁” 小开面,是指形成驻芽后新梢顶端第一叶的面积约为第二叶的二分之一; 中开面,是指形成驻芽后新梢顶端第一叶的面积约为第二叶的三分之二; 大开面,是指形成驻芽后新梢顶端第一叶的面积约等于第二叶的面积。 成熟叶片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首先成熟的叶片内含有大量的糖类与香气等物质,且苦涩的多酚类物质减少,为茶汤的滋味与香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成熟的叶片能够承受乌龙茶制作过程中较重的萎凋与搅拌,为稚嫩的鲜叶原料,因叶片成熟度低,叶片的角质层薄、气孔少、含水量高;晒菁时不能承受强日照,否则容易红变,这与皮肤稚嫩的孩童,在太阳底下久站会很快晒伤的道理一样。因此,嫩采茶菁多半都有萎凋不足、消水不够的情况,且茶农在做菁时因担心浪菁过重造成红变,所以不会施以较大的机械力道,结果多半有浪菁不足的现象,接连导致后续发酵不足。 嫩采且发酵不足的茶,可溶性糖类含量不足、苦涩度偏高,这是最严重的问题。而成熟的茶菁原料,只要通过适当的制作工艺,即可做出浓稠度高、香甜且苦涩度低的茶汤,也不会让人产生肠胃不适的困扰。 所以说,只要成熟的茶菁才能做出高级的乌龙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