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茗佳人摄 武夷岩茶比起绿茶来,要醇厚,就是比起铁观音来,却又多了种“苦涩”味。大家说到岩茶的特点时,都会说“岩韵”,尽管引经据典,但也还莫衷一是。喝岩茶,一般人开始是不容易接受的,觉得苦涩,并没那么香甜。 武夷岩茶的“岩韵”,一般人只知和它的地理环境有关,却不知和发现、欣赏它的人更有关。武夷山自古就是佛道名山,很多茶园都归寺庙道观管理,比如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红袍就归天心的永乐禅院所有,“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因而那些得道高僧对茶品味的喜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岩茶的品质特点。了解岩茶可以加微信wysevens,有人很直接地把武夷岩茶的“岩韵”说成是“烂石”和“青苔”味道,初看觉得说得太白,但一想却也大有深意,让人想起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意境,而王维,正是被人称为诗佛的。想想那些道行深远的僧人,是不是都有一些枯寂的味道?而这,内在里应该也是和武夷岩茶的苦涩是大有关联的。 而实际上,岩茶的这个“苦涩”,却也是“岩韵”的一种指标。能够喜欢苦涩的人,一定是不一般的人。从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来看,苦涩和甘滑是一种辨证关系。表面上看,甘滑要比苦涩好,青涩显得稚嫩,不够流畅,但深里看,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又反转过来了,苦尽甘来,涩化生津! 朴拙、内敛才是真正的高境界。这和读书写文章一样,一开始要求流畅,但这样的标准很容易达到,慢慢地,就会追求文章中的苦涩味,但这苦涩又不是生涩,而是一种“障碍”,不是让你那么容易进入,而你一旦进入了,就会慢慢觉得它的厚重和好。周作人的文章好,其中就有这么一些苦涩。袁枚说龙井“味薄”,应该也是体会到岩茶的“苦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