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在他的作品《茶经》里说,“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可见,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已经有婺源产茶的记录了。那时候婺源还属于歙州,即早期的徽州。虽说如今婺源已归属江西省,但曾经婺源是安徽省的一部分。我们曾随广东省高级评茶师学会的茶叶考察活动走的是婺源、祁门、休宁三个茶区,虽然看似跨越了江西和安徽省,但其实古时候婺源、祁门和休宁都是属于徽州府的,只是解放前婺源并入了江西省,而徽州府这一地理概念也不存在了。今天,笔者来说说婺源绿茶。 虽说我们在广东少有喝到婺源的茶,然而据当地厂家介绍,由于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在国内出口欧盟的绿茶中,婺源绿茶占到了40%左右的比重。那么,婺源的茶叶从种植到生产,怎么做到符合出口欧盟严苛的标准的呢?下面笔者给大家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婺源植被覆盖率几近85%,行走其间,满目是青山绿水,婺源特色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随处可见,空气里都是清凉。我们当时参观了一家有机生态标准示范茶园。其茶园采取有机管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将茶叶种于山林中间,利用树木隔离出一个个小茶园,以此生态法来防治病虫害,让茶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条天然完整的生态链,最终是让消费者们能喝到真正放心的有机茶。不像有些地区,将整座山砍得光秃秃的,仅种上茶叶,这样的种植方法,若一片茶园长虫,茶农便只能用想方设法杀虫,否则虫子将轻而易举地向其它茶地蔓延。因此,茶叶间种于山林这种方法是当地制作有机茶的基础。 参观完茶园之后,我们紧接着参观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主要做外销的绿茶加工厂。重点了解传统大宗外销绿茶的加工过程。也许大家会以为中国出口国外的茶叶必定是好茶,然而实际上供出口的大宗茶叶除了安全标准比较高之外,口感只是足够浓强即可,滋味甚至尚且比不上我们国内流通的大宗茶。我们看到了工厂里待精制出口的炒青绿茶,可见梗片杂碎掺杂其中,相当粗老,估计国人大多数对此不屑一顾、不忍下口吧。 在这里我们还参观了解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传统绿茶的精制工艺。所谓的精制是相对初制而言的,茶叶从鲜叶采摘到干燥成茶这一整个加工流程我们称之为初制,初制出来的茶叶叫“毛茶”;精制是指毛茶经过筛分、轧切、风选、干燥、匀堆、拼配等工艺而做出来的茶叶。这种精制的加工方式在广东是较为少见的。在广东,我们通常在鲜叶采摘的阶段就完成分级,比如单芽、一芽一二叶或者三四五叶,初制出来的茶叶,只需要拣梗和黄片基本上就完成了精制。反而是江西、安徽这些地区,在大宗茶类的制作上,更多的是用机器采摘,初制完成之后再进行繁杂的机器精制。 我们看到基本上每一步的精制流程都有机械设备,如抖筛机,筛孔有不同的孔径,先筛分出大小不同的茶;圆筛机,再依长短进行分筛;风选机:通过风力,选出轻重不同的茶叶;阶梯式拣梗机,将茶叶与梗分离等等。我还记得当时车间内光线昏暗,茶尘滚滚,众人掩鼻不及。机器上积满了厚厚的茶叶毫毛及粉尘,看着是一片灰蒙蒙的感觉,从这里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廉价的大宗出口茶品。到了包装车间,只见里面坐着20个左右忙碌的女工。首先茶叶从自动小泡分装机出来,分装好后,女工们在将小泡茶叶装进小纸盒里,熟手女工一天平均能打包7000多包,非常厉害。茶叶装成小盒后,再用机器将每一个小盒封膜,最后打包成不知道是出口到哪个国家的10小盒每条的成品。这便是一个供出口的传统大宗绿茶的完整精制过程。教科书上的描述,至此完整体会,这是另外一种的生产概念。 当然,这只是保留下来的婺源大宗绿茶的加工方法。婺源当地还有许多更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代表着新时代对高品质婺源绿茶的追求。然而,正是那种传统的大宗绿茶加工厂给了我们广东茶友一种全新的绿茶加工认识。学茶,读万卷书的同时,还是要行万里茶区,让书本的知识具象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库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