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最早的茶型

2023-6-6 15:51| 发布者: 海阔中文网茶叶频道| 查看: 38| 评论: 0

摘要:    普洱茶最早的茶型为散茶,最原始的制法是直接将鲜叶生晒而成,后来发展出杀青、揉捻等制程,在日晒后成为晒青毛茶,普洱茶的制作则可上溯至东汉时期,贸易始于唐,闻名于明,极盛于清,而历史上的普洱茶,泛 ...
  
饮茶学问

普洱茶最早的茶型为散茶,最原始的制法是直接将鲜叶生晒而成,后来发展出杀青、揉捻等制程,在日晒后成为晒青毛茶,普洱茶的制作则可上溯至东汉时期,贸易始于唐,闻名于明,极盛于清,而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生产的独特风味茶品。

就云南普洱茶而言,其种植历史源于古,可考的较详细的早期文字记录,见于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左右(公元862年)所著《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段简短的文字,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而且,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无采造法”,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应该理解为: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

关于银生节度地域之所在,今存辑本《蛮书》有所混淆,记录了同时并存的银生和开南两个节度的管辖范围,故现多种出版物中以银生和开南同称“银生节度”,这是不符合地理实情的。

在樊绰著书时,南诏有七节度,而非后来所说的六节度,银生节度驻“银生城”(今景洪县),所辖“茫乃道”即今西双版纳地区,“诸山”应指后世所说的“六大茶山”区域。

今普洱县在当时属位于银生节度之北的开南节度,称“步日赕”,同属开南节度的“奉逸城”和“利润城”是今普洱磨黑、石膏井一带,思茅当时称“思么部”也属开南节度。

南开节度至后期或废,故至宋代收集唐朝末年有关南诏资料编写《新唐书·南蛮传》时,只称六节度,不复记载开南节度。

  
海阔中文网茶叶频道介绍饮茶知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