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需要准备茶叶、盖碗、玻璃杯、紫砂壶、茶巾、公道杯、茶滤、茶夹、茶针、茶则、茶匙、烧水器、品茗杯等,泡茶是一门独特的技艺,泡茶前需要准备好茶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而泡茶时则需要充分温杯洁具,只有正确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方可泡出恰到好处的茶汤。 1、盖碗 作为泡茶的主要用具,盖碗承担着承载茶汤的重要作用。 盖碗分为托、碗、盖三部分,泡茶时利用盖碗可及时出汤,同时得益于盖碗材质,因此亦能真实还原茶汤的滋味香气。 当然,盖碗并非必备,主要还是根据泡茶的种类,对于绿茶、黄茶,可使用玻璃杯冲泡,对于其他茶品,则可以选择盖碗,或者紫砂壶冲泡。 2、茶巾 茶巾,也就是茶布。 茶巾起到辅助作用,可有可无,但有则优之。 在泡茶时,难免会洒落一些水滴,或茶汤溢出茶具底部,有一块茶巾,则可以及时擦拭,保持器具的干净、整洁。 尤其是在有客人的时候,泡茶的茶壶、茶杯底部有水分时,便能及时擦拭,也会给客人留下一种很好的感觉与尊重感。 3、茶滤 茶滤主要作用,就是过滤。 在泡一些需要撬开饮用的茶品,或者有碎渣的茶品时,茶滤则是很好的帮手。 要是没有茶滤,在倒出茶汤时,会有不少碎茶末掉入公道杯中。 满是碎茶的茶汤,在品饮的时候,容易喝到满口的碎茶。 如此一来,喝茶的体验感简直差极了。 并且,过多的碎茶在茶汤中,对汤水的滋味有所影响。 碎茶在汤水中不断游荡,与此同时也在不断释放滋味物质,会导致泡出来的茶汤苦涩,不好入口。 另外,如不使用茶滤,对于长时间使用茶盘的人来说,也是大有弊端的。 因为茶渣如果处理不好,进入茶盘之内,堆积在茶盘排水孔处,长期以往就会堵塞,因此从源头上使用茶滤,势在必行。 4、公道杯 茶具中的公道杯,也叫做分茶器,主要在出汤、分茶时使用。 泡茶时,往往需要及时出汤,使茶叶与水分离,避免茶叶泡得过久,滋味过浓。 分茶时,如果不使用公道杯,往往每一杯的浓度会有差异。这种差异,自酌自饮倒也没那么计较,但若待客如此,难免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因此,使用公道杯将茶汤暂时聚集在一起,起到均匀茶汤浓度作用,使同一道茶喝到的滋味尽量保持相同,从而消减差别,也正是公道杯“公道”的体现。 因此“公道”二字重要性不言而喻。 5、茶夹 茶夹就是泡茶专用的一种夹子。 基本上,我们去茶叶店买茶,或者做客的时候,都会看见这样一种茶具。 小小的茶夹,几乎是泡茶环节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茶夹的用途有三: 一是,对于一些茶叶,如太平猴魁、普洱生茶(散茶)这类条索狭长的茶品,用茶夹夹起放入茶杯更为方便、实用。 二是,在烫洗茶杯、盖碗盖子等茶具时,直接徒手拿起杯子,容易留下手上的指纹,同时也容易被烫伤。 在这时,可以用茶夹夹住杯子,可以确保卫生且不被烫伤。 三是:给客人斟的茶汤,如短时间内没有饮用完,茶汤变凉,或者茶汤有少许碎渣,取茶杯时,直接上手,肯定是不行的。 较好的做法,就是用茶夹将茶杯取回,倒掉茶汤,重新斟上一杯恰当,温热的茶汤。 6、茶盘 茶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不是绝对。 茶盘的主要作用便是起到一个承接的作用。 泡茶时,用到的茶具可能不止一件,因此需要一个承载物,而茶盘便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对于洒落的茶水,或者洗茶倒掉的茶水,茶盘都会起到一定的容纳作用。 从而,让看似“脏、乱、差”的泡茶场景,变得简洁、落落有方起来。 这样的场景,喝茶自然别有韵味。 7、烧水器 现如今,烧水已经脱离了柴火,而电水壶有着很好的优势,可以控制水的温度,以及用量。 泡茶之前,将烧水器放置在茶台的左上角、右上角,或者左右侧都可以。 但需要注意,尽量不要挡住自己的视线,或容易磕碰的地方,避免“翻车”。 如果,有客人,则需要将烧水壶远离客人。 将山泉水、纯净水,加入壶中,调节至100℃水温,让其慢慢随着温度上升,待沸腾之后,气泡全部消散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部分绿茶、黄茶需要85℃左右的水温,其他茶叶基本上都可以使用100℃水温冲泡。 8、品茗杯 当茶叶冲泡完毕,进入公道杯之后,下一步便是品饮茶汤了。 而品茗杯便是最适合的茶具,品茗杯是用来品茶及观赏茶汤色的器具。 故品茗杯多为白瓷、紫砂或者玻璃的。 品茗杯虽不起眼,但合适的、简约的品茗杯,可以将茶叶的汤色尽收眼底,对于欣赏茶汤亦至关重要。 对于饮茶而言,如是一个人喝茶,准备一只随意即可。 如有多人饮茶,最好是准备三、六、八、九只茶杯,或者依次按照规律增加,这样才能给人以舒适之感。 注意:泡茶品茗杯也需要一起温杯洁具。 结语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这样才能发挥到极致。 除了以上说到必备茶具,盖碗、公道杯、品茗杯,其实还有很多茶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 当然,也并非需要面面俱到,并非每一件都必须拥有或使用。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泡茶的实际需要,在其中选择一部分即可,因为适合自己,用着舒服,才能使得泡茶这件事更加完美。 泡茶、品茶是一件快乐的事,而茶具便是这份快乐的缔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