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喝白茶,因为它的香、润、甜、爽,这些表现让它更诱人,但有一种味道却不被人喜欢,那就是“水味”。 这是怎么回事呢? 何为“水味”? 对于“水味”的态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茶小米这里仅是凭着自身的感受去阐述一下“水味”的定义。 “水味”,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茶水分离’,泡出来的茶水滋味在下降,接近于水的原味呈现出来的口感,茶水融合不好,喝到嘴里寡淡无味,有一种接近于喝白水的感受。 出现“水味”的原因很多,但是概括来说,无非就是人、水和茶。人和水是外在因素,那么白茶自身的内含物质,就是内在因素了。 白茶出现水味怎么办?这也就成为在喝茶时必须要特别注意的一处细节。 笔者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出来2个内在因素和6个关键外在因素,可能会导致白茶出现“水味”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内在因素 1、工艺缺陷 大概可以分为制茶工艺的缺陷和茶青内含物质匮乏所产生的“沉闷感”和“水味”。 白茶制茶工艺最难点在于萎凋走水的过程,对天气有严格的要求,晴天、气温高、湿度低,茶青易于干燥,可以制出芽白、梗绿的上等白茶。南风天和阴雨天,茶青含水量大,在萎凋过程中走水太慢,导致茶青发酵,后期又借助高温快速烘干,这种走水不畅的茶叶,会出现涩口、锁喉的沉闷味。 但特别说明一下,新茶的半成品也会出现明显的水味,萎凋过后,干度只有9成时,出现水味只是证明茶叶含水量比较高,与工艺的缺陷是有明显的区别。 2、含水量超标 按照目前最新的国标要求,白茶的含水量是要达到8.5%以下才算合格。 虽然跟以前的7%相比,制作门槛有所降低,但是对于品茶而言,是没有多大的影响哦! 可是,冲泡后的白茶汤水中出现水味,却和含水量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实,在白茶的制作当中,萎凋和烘干算是关键性的步骤。 在对白茶进行萎凋的时候,先要让白茶中的水分蒸发七八层左右,此时的茶叶还算是个半成品哦! 只有等到将其烘干之后,才算是真正的成品。 不过,半成品的白茶在冲泡时的香气与口感却是一流的,可在其身上也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含水量的超标。 由于含水量过高,所以保存时它根本就撑不过半年的时间,只要放上一段时间,再次冲泡时就会出现水味。 外在因素 1、水质过硬 水的硬度影响茶叶内含物的溶解度。 软水溶解度高,茶味浓。硬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导致溶解度低,故茶味淡。 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软水,尽量避免使用井水等高硬度水泡白茶。 2、水温过低 茶的溶解度和水温也是成正比的。 如果泡茶水温偏低,则茶的内含物溶解量小,导致茶味不足、水味重。 其实没有必要过分担心水温高会破坏茶中的维生素,因为茶中的维生素稳定性较高,高温下损失程度其实很有限。 3、春茶多雨 春茶在雨水较多的状态下做的茶往往会有水味。越是雨水多的年份,越容易出现水味重的情况。 4、存放不当 有些茶友说自己的茶刚买时含水量达标,而且刚喝时也没有水味,可为什么保存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呢? 那只能说明,茶叶在存储的过程中受潮了。 对于白茶来说,它不仅会吸收空气中的异味,同时也会吸收水分。 这种情况在干燥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好很多了。 避光、密封、防潮,这是存放白茶的三个重点。具体存放方式以独立存储为宜,利用塑料袋、铝箔袋以及纸箱保存方式,注意湿度以及防潮防异味即可。 日常短时间内的口粮茶,用带铝膜的牛皮纸袋进行保存。暴露在空气中的白茶,一定寡淡无味,甚至还有杂味。 5、醒茶不足 醒茶: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此过程称为“醒茶”。 各种茶种醒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冲泡黑茶、青茶、红茶的时候,其方法是从保存状态取出,放入冲泡器皿中,用100℃的沸水来醒茶;相对嫩度较高的绿茶、白茶、黄茶醒茶方法是从保存袋取出,放入高温烫过的冲泡器皿中,再用85℃左右的开水醒茶。 醒茶完成程度的掌握,在整个冲泡过程中,茶叶内在品质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后面的冲泡有著直接的影响。如果醒茶不足,则会在前几泡出现水味重的情况。 6、注水不当 如果采用定点注水速度过缓,会导致茶内含无法与水充分溶解混合,造成茶水分离。可适当增加注水速度,或改变注水方式加以改善。 了解了其中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改善了,用心地泡好每一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