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行家白居易的故事

2023-6-17 14:32| 发布者: 海阔中文网茶叶频道| 查看: 75| 评论: 0

摘要: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今属山西),后来迁居陕西境内(今陕西渭南东北)。白居易自幼聪颖绝人,出生六七月便能分辨“之”、“无”二字;五六岁学作诗,九岁时已熟谙声韵;十五岁得“进士”之名 ...

饮茶行家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今属山西),后来迁居陕西境内(今陕西渭南东北)。白居易自幼聪颖绝人,出生六七月便能分辨“之”、“无”二字;五六岁学作诗,九岁时已熟谙声韵;十五岁得“进士”之名后,便勤奋苦读: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他的用功程度,古今罕见,令人佩服。
  白居易虽文采早发,资质过人,却因家境贫苦,直到28岁才到长安应试,登进士第;31岁再应吏部试,中甲科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因而认识元稹。元和二年(807年)人为翰林学士,并与元稹、李绅等人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不在“嘲风雪,弄花草”而是在“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并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理论。
  白居易不仅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而且是饮茶的行家。他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这从他的诗中可以得到印证,诗中多处提到茶与酒、琴的关系。

饮茶行家白居易的故事 

  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被贬江州司马,写下了有名的《琵琶行》。次年,他游庐山香炉峰,见到香炉峰下“云水泉石,绝胜第一,爱不能舍”,于是盖了一座草堂。后来更在香炉峰的遗爱寺附近开辟一圃茶园,“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独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悠游山林之间,与野麋林鹤为伴,品饮清凉山泉,真是人生至乐。
  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早饮茶、午饮茶、夜饮茶、酒后索茶,有时睡下还要索茶。他爱茶,每当友人送来新茶,往往令他欣喜不已,《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收到红纸包封的新蜀茶,白居易立即添水煮茶尝新,并写诗致谢友人,同时也不忘自夸是识茶之人。既可看到他收到友人寄来的新茶时的兴奋心情,也可从“不寄他人先寄我”句看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此外从《食后》:“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何处堪避暑》:“游罢睡一觉,觉来茶-瓯。”《闲眠》:“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这些诗中,知道茶已经成了白居易生活的第一需要,“醒后饮茶”似乎成了白居易的一种生活习惯。
  白居易晚年好与释道交往,自称“香山居士”。贬江州以来,仕途坎坷,心灵困苦,为求精神解脱,他开始接触老庄思想与佛法,并与僧人往来,所谓“禅茶一味”,信佛自然与茶更是离不开的。“或吟诗一章,或伙茶一瓯;身心无一系,浩浩如虚舟。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咏意》)他吟诗品茶,与世无争,忘怀得失,以茶沟通儒、道、释,从中寻求哲理,修炼出达观超脱、乐天知命的境界。

饮茶行家白居易的故事 

  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上疏论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放,七月任杭州刺史。到杭州后,白居易修筑西湖白堤,以利蓄水灌溉,又浚深李泌旧凿六井,以便人民汲饮,因此受到杭州百姓的爱戴、感念。杭州任期,也是他生活最闲适、惬意的时刻,由于公事不忙,遂能“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独自享受品茗、读书之乐。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诗人更进而欲以好茶分享好友。在杭州任内,他迷恋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下了一段与灵隐韬光禅师汲泉烹茗的佳话。白居易以茶邀禅师入城,“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而韬光禅师则不肯屈从,以诗拒之:“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诗中婉然带讽,白居易则豁达大度,亲自上山与禅师一起品茗。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相传就是白居易与韬光的烹茗处。
  白居易晚年已无意仕途,遂辞官隐居洛阳香山寺,每天与香山僧人往来,自号香山居士。“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诗人在此暮年之际,茶、酒、老琴依然是与他长相守左右的莫逆知己。

相关阅读